2013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
 
| 奖项类别 | 团队成员 | 指导教师 | 
| 全国一等奖 | 汪严随,张启军,万  杨 | 郝庆一 | 
| 全国二等奖 | 陈志鹏,许贤铮,杨  柳 | 余桂东 | 
| 省一等奖 | 汪严随,张启军,万  杨 | 郝庆一 | 
| 省一等奖 | 陈志鹏,许贤铮,杨  柳 | 余桂东 | 
| 省一等奖 | 胡亚娟,代春于,倪小东 | 胡  翔 | 
| 省一等奖 | 崔学莲,朱  蕾,张志鹏 | 许  娟 | 
| 省二等奖 | 张  红,江  浩,程一元 | 伍代勇 | 
| 省二等奖 | 潘建雄,徐  涛,倪晓歌 | 丁  超 | 
| 省二等奖 | 江冬冬,杨盼盼,武  赫 | 王拥兵 | 
| 省二等奖 | 宋  帝,陈  春,蒋  洁 | 刘兵兵 | 
| 省二等奖 | 卜飞飞,冷晶晶,田  浩 | 吴超云 | 
| 省二等奖 | 王亚奇,章  玥,张  涛 | 汪志华 | 
| 省二等奖 | 阮婷婷,曹双飞,赵志豪 | 严  芹 | 
| 省三等奖 | 夏  芬,王爱明,叶友皓 | 陈逢林 | 
| 省三等奖 | 柴瑶星,刘  姝,柯  凯 | 刘  冲 | 
| 省三等奖 | 江  周,汪亮初,孙  月 | 戴林送 | 
| 省三等奖 | 赵伟文,黄凌云,张慧淳 | 王拥兵 | 
| 省三等奖 | 葛晓雪,曹静萍,马奇兵 | 陈素根 | 
| 省三等奖 | 汤增雷,季双双,陈静娴 | 陈素根 | 
| 省三等奖 | 马肃驭,王小迪,尚东茹 | 邢抱花 | 
 
 
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揭晓。经过激烈角逐,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派出的20支队伍中有18支获得奖项,获奖面高达90%,居省内兄弟院校前列,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支,全国二等奖1支,省一等奖4支,省二等奖7支,省三等奖7支。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高教司、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主办,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该竞赛于每年9月举行,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开展,不分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数学建模竞赛已经成为我校学生活动的一张闪亮“名片”。2013年,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将党建工作与数学建模参赛工作紧密结合,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是在工作思路上锐意创新。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数学建模的选拔、培训与参赛等各个环节上,找准基层党建与数学建模的“结合点”,抓住党员作用发挥的“着力点”,夯实数学建模“增长点”,打造数学学院工作“创新点”。
  二是在制度上锐意创新。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学院建立了党员联系学生的“三帮”制度,进行“帮导”、“帮教”和“帮扶”。“帮导”就是党员与学生结对子,坚定理想信念,拨正思想航向;“帮教”就是党员与学生结对子,抓好培训提高着力点,以校内、全省、全国建模竞赛为载体和平台,提升数学建模整体水平;“帮扶”就是党员在建模协会的党支部和党小组中发挥辐射和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夯实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基础。
  2013年暑期,天气“高烧”不退,却挡不住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为学生提供义务培训的热情。学院以大学生数学爱好者协会和数学建模协会为平台,选定了9名具有长期教学经验、能力较强的老师分模块上课,其中教工党员占大多数,并由青年党员、大学生数学爱好者协会指导老师马宗立负责课程安排与管理工作。培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专业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他们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在管理上锐意创新。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青年教工党员伍代勇长期耕耘于数学建模,由他领衔的实践教学“党员示范岗”发挥了“教练员”和“领航员”的作用,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强。数学学院还以此为契机,实行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三三制”配置,选派优秀党员专业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选派优秀辅导员担任支部班子成员,选派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党小组长,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整合资源,发挥积极因素,实现了管理创新。
  扎实的工作迎来了扎实的成效。 此次数学建模竞赛取得的骄人成绩,是对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学科研实力和学生工作水平的综合检验,也是夯实基层党建结下的硕果。(伍代勇  汪沛)